查看原文
其他

大师,我的人生不知所措!

宽宽 好好虚度时光 2018-11-08


一个人一生所需所求的,不过两者:

向内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,

向外拥有选择的能力。

一贯厚此薄彼,偏废一方,才会常常不知所措。


▲主播/思婕   配乐/夏小虎-逝年


文 | 宽宽

 

1

1

1

 

女儿在大理上的新式幼儿园,提出的核心理念是:让孩子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,和向外选择的能力。


细细想来,不只孩子,成年人一生所需所求的,不也就这两样。

 

开年这几日,看了许多关于未来的预测,看完不觉兴奋,反而感到焦虑。世界时刻变换,速度像是越来越快,我们作为个体,如何跟上?

 

接着就会思虑,要充电学些什么新技能呢?孩子该接受什么教育?甚至理财方向是否要调整?

 

想来,这样思考的,我大概不是个例。

 

想尽办法应对变化,为了拥有向外选择的能力,本身无可厚非。

 

遗憾的是,即便这样做了,也未必直接让人感到幸福。



一贯厚此薄彼,才会终有一天不知所措。

 

向内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,取决于精神质地、关系、以及有没有日积月累地降服内心。


甚至日常来看,仅仅是有没有晒到足够的太阳,有没有饱足地睡上一觉,也能影响人对幸福的感受。

 

选择的能力,和感知幸福的心,这两者同样重要,无法偏废。

 

在喜欢的领域,不懈怠地勇猛精进,博闻广识。又需时常回归内心,审视自己是否剥离了诸多不必要,将99%的时间花在最重要的那1%上。

 

1

2

1

 

二十几岁从媒体出来后,先做了半年自由撰稿人。

 

稿源渐渐稳定,每日看书写作泡咖啡馆,忙上半个月,就能赚到以前上班时一个月的收入,当时觉得日子好极了。

 

如果我生在简奥斯汀的时代,那么这样一种生活,大可放宽心一直过下去,因几十年媒体环境也不会有太大变化。

 

可不幸地,我所处的这个时代,人人焦虑跟不上它。

 

半年里,有一家我时常供稿的媒体忽然倒闭,这在当时还只当是个特例,却也让我警觉——依赖外部平台获得全部收入,始终不是长久之计。

 

这件小事将我拖入成年后最严重的财务焦虑,我一边节衣缩食,将消费降至底线,以便清楚一个人生存所需,到底需要多少钱。

 

另一边,开始认真琢磨赚钱,觉得只有足够的财富,才可以带来某种程度的写作自由。

 

伍尔芙说,一个女人要能持久地专事创作,需得有一笔供给自己独立生活的遗产,以及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。

 

这话换在今天,也不过时。理想再好看,绕不过现实问题。


 

然后,我就跌入了持续好几年的、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人生。

 

什么项目都接,只要能赚钱,跟朋友合开了几家公司,收起风花雪月的文艺心,奔波在各种项目之间。

 

初期还接些稿子写写,后来一盘算收入产出比,写稿明显是最不划算的一桩,便降至优先次序级最末,后来干脆停笔了。

 

有一年过年回家,我天天在电话里说的都是这笔赚多少,那个单子利润如何,听了几天后,我妈惊恐地瞪我说:你可别变成个钱串子。

 

努力赚取立足于世间的条件,逐渐习惯了一切时间支出,都以金钱收益衡量。

 

每天琢磨的是,今年可以再存下多少钱,这个方案怎么做,车是否要换辆新的?

 

“这一生为何而来?要往哪里去?我有没有做自己?”这种遥远的质问,即便夜深人静,也不常在心里出现了,颇过了一段与世和谐相对的时间。


 

1

3

1

 

直到有一天,开瑜伽馆的朋友,给我发了个邀请短信,说她们请来一位印度大瑜伽士,邀请我去听其开示。

 

我第一反应就是拒绝,那时天天奔波,哪有闲空听什么开示。

 

朋友又劝,说这是多难得的机缘,盛情之下,只好答应下来。

 

那天,趁上班间隙,开车赶去瑜伽馆,一路上心浮气躁,又觉得实在浪费时间,很是不情愿。

 

到了后,被召至第一排安坐,周围的人估计大多是刚刚练完瑜伽出来,面色红润,神态安宁。我一身职业打扮加上一身燥气,自觉格格不入。

 

耐着性子坐定,心不在焉,脑子里在琢磨第二天要发客户的提案。

 

好不容易熬到最后一个环节,冥想。大家闭上眼睛,逐渐放松,跟随瑜伽士简单的言语引领,进入到一种十分静谧的状态。

 

我坐在那里,虽闭着双眼,却连一秒都静不下来,念头哗哗地冲过来,焦灼不安。身体一会这儿痒痒,一会那里不适,心里像猫抓。

 

正感折磨中,我偷偷半眯着眼看旁边的人,再瞅瞅像已入定的瑜伽士。


还没及时收回目光,就对上他忽然睁开看我的眼睛,目光澄澈慈悲,意味深长地,对我缓缓点了下头,又闭上了眼。

 

不过几秒,我整个人在他的目光中定住,看到自己,潦草,麻木,不安,像一团随风飘荡的尘絮。

 

已忘了当初为什么选择这条向外求的路。


 

从瑜伽馆出来,冷风一吹,片刻清醒。


开车穿行在三环的车阵中,这一生为何而来?这个问题又飘然而至。

 

想到刚经过的几年,积蓄增加,现实的种种技能提升,却感觉失速,如履薄冰,常常为很多细节愤怒,内心极少升起慈悲的时刻。


几年里没有好好看过一本书,审视自己,面目全非。

 

好在人生中总有一些上天恩赐的觉醒时刻,让我重新想起了,当初努力想获得立足世间的资本,本来是为了能有一天致力于精神的提升。

 

内心觉醒,不意味着迅速解脱,往往先来的是痛苦。

 

因身体浸在现实的强大惯性和责任里,而灵魂先一步要求结束。反而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了。

 

估计这是很多人都历经过的困境。


 

1

4

1

 

现实种种,已不甘愿,而未来走向,又不清晰。为了认清自己,我借助过许多种靠谱不靠谱的方法。

 

找过塔罗师,算过八字,排过星盘,只为点滴拼凑起一个我看不清的前世今生。

 

在兜兜转转的尝试中,渐渐更明晰,确乎有一种类似“天命”的东西。


谋求现实中的选择能力,该围绕它。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,是因为它。

 

唯有这个东西,是一生的方向。

 

30岁生日来临的前夜,或许是长久的迷茫终于吸引来外在的因缘,我忘了怎么就看到一篇关于“如何找到你的路”的文章,作者大概是一位灵性导师,因他非常笃定地说出一种方法。

 

大意如此:

 

“找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,先静坐(静坐时间依从平日习惯而定)。然后拿出一张纸,从最顶端开始,一一列下你今生想要做的事,无论它多么荒谬、不可思议,也不要停下,只是持续地写下它。


直到,那个你灵魂所向的事出现,你会痛哭流涕。”


“如果没有出现,则放弃。下一次独处安静的时刻,重复以上动作,直到让你痛哭流涕的答案出现在纸上。”

 

我当时不太知道这是基于什么原理,并不很相信,可内心十分彷徨,索性试一试。

 

那个晚上都写下了什么,至今保留在手机备忘录里,难为情地发出来,供大家一乐。

 


我大概如此写了几十条,确实,在某一个答案出现后,笔停顿了几秒,感到内心被重重击了一下,眼前变得模糊。

 

现在想来,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折,都来自于确定了“这一生为何而来”之后。


找到自己,世界才会找到你。

 

1

4

1

 

隔了几年回头看,那几年为增加财富和技能所做的忘我努力,不是白费,它让我拥有向外选择的能力。

 

这是人生中的底气,没有它,我大概没有办法彻底地探求“一生为何而来”这样的问题。


 奥修说:“业是我们没有完成彻底的事,因此你会回头看。”

 

“所以,好的方式是,完全地终结手里经过的每一件事,这样才能放下。”


早年里见到过一个词,颇为触动,即“现实的理想主义者”,大概可以概括这两种追求的平衡。


空有情怀而不知如何实现,那只能让人嘲笑你的情怀。而深谙现实的辗转腾挪,却只将辗转腾挪作为唯一目的,那与咸鱼无异。

 

庆山写:


“有生之年,尽量低消耗地让肉身活着,享受简单本真的喜悦,接纳一切发生。

尽量高消耗地让灵魂活着,学习、劳作。

然后干干净净离开。”


这是我的理想。


 

你正在人生的哪个阶段?


做一桩,做好一桩,放下一桩。尽力增强现实的选择能力,同时记得让内心丰满。


最后分享邻居在洱海边偶然拍到的照片,我常常翻出来看,觉得有这样的人,这个世界就挺好的。


 


-END-


推荐阅读:

半世风流半世空,世间再无李叔同

舒国治: 不上不爱上的班,不赚不乐意赚的钱!

放轻松,让喜欢的一切包裹自己,惊喜常出自偶然



▼ 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开启伍宝中华茶道课!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